《北疆博物院》,此词条收录于12/18,仅供参考
北疆博物院(法文名:Musee HoangHo PaiHo黄河白河博物馆),为天津自然博物馆前身,位于天津外国语大学校园内,由法国天主教耶稣会神甫、博物学家桑志华于1914年来华创建,被誉为世界上“第一流的博物馆”。
北疆博物院始建于1914年,于1928年对外开放。2014年,北疆博物院北楼和陈列室修缮工程全面展开,并于2016年1月向公众开放。2018年10月,南楼修缮后开放。北疆博物院建筑由三部分组成,即北楼,陈列室及南楼。南楼、北楼两座建筑以连廊相接,整体建筑呈 “工”字型布局。北疆博物院是中国唯一一座原址、原建筑、原藏品、原展柜、原文献资料完好保存的百年博物馆。
北疆博物院藏品包括动物、植物、古生物、古人类、岩石矿物标本以及历史民俗文物20余万件。馆藏各类图书1.4万余册、地图900余张以及各类印版等文献资料,共计1.9万余件(套)。馆藏的图书涉及地质学、古生物学、古人类学、考古学、动物学、植物学等20多个学科。
1991年北疆博物院旧址被天津市人民政府命名为“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”。2019年10月,北疆博物院被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免责声明: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网络或用户自行上传发布,其中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网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不负任何法律责任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,发送到本站邮箱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